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讯:2015年3月,国务院发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开启。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文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并要求积极推动与电力现货市场相适应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在政府的推动下,各省纷纷开展电力市场建设,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与此同时,新市场主体的涌现、新市场关系的出现,也带来新的问题,有必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电力市场建设与运营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进电力放松管制改革以来,在经历了加州能源危机、批发电力市场建设放缓、电网运行出现安全停电事故等问题后,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并已成为国际上成熟电力市场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总结了美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特点,剖析了其在市场化改革和运营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电力市场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美国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禁运,油价持续增长,带来电厂运营燃料成本急剧上升和零售电价急剧上涨。为应对能源危机,美国政府积极开展能源电力市场改革和立法。1977年,成立能源部(doe),推广和推进能源有关的技术,并下设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负责电力、天然气和石油的州际贸易与传输。
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能源政策法”(energy policy act,epact92),旨在通过法律来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美国的整体能源效率,该法案形成了一个建立竞争性的批发电力市场的大纲。按照epact92的要求,1996年ferc发布了第888号法令,明确要求开放电力批发市场、分拆发电服务与输电、允许发电商和用户公平接入输电网,鼓励成立独立的系统运行机构(iso),拉开了美国电力工业市场重组的序幕。1999年,ferc颁布了2000号法令,提出建立区域输电组织(rto),旨在跨州范围内建立独立、完整的输电运营网络,并要求拥有或运行管理跨州输电设施的电力公司必须组建或加入rto,有力推动了美国电力行业重组,在促进电能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为电力市场的运营提供了有效监督。
2005年,美国国会颁布“能源政策法案”(epact 2005),对ferc的权利进行重大变革,增加监督国家输电网可靠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防止市场操纵、促进电力投资、协助输电走廊选址、审查某些并购/收购事宜等责任,进一步促进了电力市场开放。
到2017年,美国已经建立以iso或rto为代表的批发电力市场,如图1所示。目前,约有2/3的电力负荷处于iso/rto服务区,在iso/rto市场框架下,所有的电量都在实时市场交割,市场参与方都会建立对实时电价的预期,并基于这一预期进行远期决策,对实时电价的预期决定了日前电价和远期电价。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